首页 > 技术文档 > 昆虫类标准样品的技术路线及关键点探讨
昆虫类标准样品的技术路线及关键点探讨
2021-06-03
技术文档
去分享

昆虫类标准样品的技术路线及关键点探讨

刘若思   边 勇   李建光   刘 辉   王巧丽   赵晓丽   王 强   乔彩霞   

(北京海关技术中心,北京 100026;天津口岸卫生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昆虫类标准样品制作技术路线、成品形式、特性值、赋值要点及其特性值的保证,以期为昆虫类标准样品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虫;标准样品;技术路线;成品形式;特性值

中图分类号TQ421.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8-0193-02

标准样品是具有足够均匀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学的、工程技术的或感官的等性能特征,经过技术鉴定,并附有说明有关性能数据证书的一批样品"[1]。根据《标准样品工作导则(1)在技术标准中陈述标准样品的一般规定》(GB/T 15000.1-1994)的规定:“在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有关标准分析试验方法,凡需要标准样品配合才能确保这些技术标准应用效果在不同时间、空间的一致性时,都应规定研制和使用相应的标准样品”[2]。

在一般情况下,昆虫类作为标准的物质应为模式标本。通常这些模式标本存在于标本建立者所在的研究机构(大学、博物馆等),如无特殊需求很难查看,有些模式标本由于保存不当已消失。因此,昆虫类(尤其是害虫)标准样品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研发。目前市面上已有实蝇类、象甲类等多种昆虫标准样品。昆虫类标本的标准样品属于定性标准样品,侧重于对虫体的1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鉴别或描述,其结果多为性状(分类特征)的判定或描述,并在质变线附近受主观性的影响较大,模糊性强[3]。每个领域的标准样品都有其自身特性,昆虫类亦如此。本文分析了现有昆虫类标准样品制作技术及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昆虫类标准样品制作流程,并探讨了关键技术点,以供参考。

1昆虫类标准样品的基本技术路线

昆虫类标准样品的研制,其目的是固定物种特征属性,适用于相关人员对该物种的形态鉴定,以稳定传递该物种的种内特征值(特征属性),从而为定性判定提供依据。经作者实践经验,探索其主要技术路线见图1。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①收集虫源。从其来源地的寄主植物中采集成熟个体,使用2种方法(一般为形态和分子)进行种类确认。2饲养繁殖。将采集的物种种群进行饲养,确保繁殖的同源性。其后,对繁殖获得群体进行二次验证确认后,挑选分类特征明显的个体备用。3工艺加工。将备选个体进行防腐加工,固定其形态特性,制作标本。④检验。对加工后的标本形态特性进行检验,检验其一致性和稳定性,重点是检验其特性是否发生可能对鉴定结果产生影响的变化。⑤专家鉴定。把挑选加工后的个体分别由专家进行鉴定,进一步确定样品均匀性和形态鉴定指标稳定性。⑥定值。结合该物种的模式标本信息、文字特征及专家鉴定结果,确定其主要鉴定特性指标。包装。将标本放置于设计好的包装盒中保存。




2昆虫类标准样品的成品形式

昆虫类标准品成品可分为浸渍标准品、针插标准品及玻片标准品。考虑到样品运输,尽量不采用针插标本,这是因为其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浸渍标准品简单方便,但关键特征值不能包含体色,因为标准品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以上,浸渍标准品在溶液中长时间浸泡难免会产生褪色现象。





浸渍标准品和玻片标准品可覆盖除鳞翅目成虫的其他类群。各类标准品的制备形式见表1。昆虫类还可用核酸作为标准品,其制作方法与形态鉴定差别很大。

3昆虫类标准样品的特性值

特征值是标准品的核心内容。根据《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GB/T 15000.3-2008)的定义,标准样品的特性值是指赋予(有证)标准样品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量的值[4]。昆虫类标准样品是通过形态观察,以确定其种级分类地位,那么其检测的最终值(或总体值)就是这个昆虫的种级分类地位,而这一总体值则需要通过个体上的多个特征来反映,即通过该种昆虫所具有的各个重要种级形态特征进行表征,最终获得总体值。因此,在昆虫的标准样品研制时,确定特性值应先确定鉴定该种要用的特征,并考虑如何将这些特性值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固定。在研制前需要事先进行筛选和剔除,并在研制过程中对重要特征反复测试和比较,一定不可选用模棱两可的特征。必须能够满足相应测量或转化成相应的测量后,依然稳定传递的要求。

在昆虫领域,重要特征多为鬃毛、翅脉、生殖器等。需注意昆虫标准品性别,不同性别的昆虫标准品可分别建立关键特征值。一些社会性昆虫,如白蚁、蚂蚁、蜜蜂等,应按能保证从其形态特征可直接鉴定到具体种类的工蚁、工蜂建立关键特征值。同理,若幼虫或蛹没有足够的关键特征值可确保其鉴定至种级分类地位,则不能通过幼虫或蛹建立特征值。

4昆虫类标准样品的赋值要点

所研制的昆虫类标准样品,首先应明确指向其种级分类地位,其次应对应于现有检测技术方法的呈现形式,此外在涉及间接测量和主观定性时,还应考虑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在赋值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值的范围界定,如单一特征和总体特征的关系等,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全面;即把所有能确定该种昆虫种级分类地位的特征找出,那些无关紧要的特征或科级分类特征则无须赋值。

差异的主要来源,如主观观测的模糊性、间接表征的特异性等,应考虑到鉴定人员的能力、技术熟练度和判断的主观性。所采用的鉴定方法应优先选择有标准指定的方法,在有多种方法可选择时,尽量选2种以上方法(一般为形态和分子)进行相互印证,并找到鉴定该种的原始文献进行引证。

5昆虫类标准样品的特性值的保证

昆虫类标准样品作为鉴定特性值的承载物质,所承载的重要鉴定特征的稳定传递是其实现应用价值的保证。样品制备首先能确保所选定的重要鉴定特征值清晰可见,并采取稳定措施使其不变化,而为建立持续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个体的差异值保持在不影响准确鉴定的合理范围之内。

5.1 重要鉴定特征的固化

昆虫标准样品特性值的固化涉及原料的溯源性确认、种群扩繁、虫体处理、标本制作、样品包装等过程,各类群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昆虫样品中的防腐处理最关键。防腐处理的关键点即为关键值特征的稳定性,需要结合具体种类、具体关键值特征而定。通常来说,针插标准品和玻片标准品的保存条件较宽松,关键值特征一般不会改变。而浸渍标准品在颜色方面,会随着时间发生一定的变化(视具体的浸渍液而定),在固化时应主要考虑这个问题。

5.2一致性检验

《定性类能力验证结果评价规范》(RB/T 186-2017)定义一致性为“在相同条件下,依据一定的测试标准或方法对样品的待测特性进行多个测试或分析,并依据一定的方法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确定所使用物品待测性质一致的过程"[5],在昆虫体标准样品研制中,一致性是指具体种类昆虫标准样品所承载的鉴定特征。在昆虫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一致性检验,就是对样品关键性特征与文字标准或其他参照资料文本描述的一致性判断。由于昆虫个体均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在针对昆虫个体标准样品进行检验时,应逐一检验判断,并观察所有关键特征及可能影响结果判断的辅助特征的一致性及变量漂移,检验过程中需剔除可能影响使用效果的样品。在对所有样品进行初检验后,还需请2名及以上该类群的权威分类学学家进行复核鉴定。譬如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选取的关键特征应包含翅脉前缘带、额斑、前胸背板鬃毛、腹部斑纹等关键特征,则需至少2位实蝇科权威分类专家针对关键特征进行鉴定复核。

5.3稳定性检验

昆虫标准样品的稳定性检验,是指在采取了恰当的保存措施后,对可能影响关键特性值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的测试。而检验是通过保存一定时期前后(如3个月、6个月、1年),针对同一种类昆虫不同个体的同一特征的重复检测分析获得。此外,需考虑在标准样品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如邮寄、反复使用、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针插样品、玻片样品,重点应关注环境及运输条件变化,如温度、湿度、防虫、霉变,快递过程潜在的暴力操作,以及相应虫体自身变化(蛋白质分解)所引起的特性值变化。液浸样品应考虑浸泡长久对虫体表面颜色的影响,以及浸泡液挥发的问题。

5.4定值

昆虫类标准样品的定值通常由6-8家实验室共同完成,其中应包括研制者所在单位(如多个单位需其中1个单位)。

研制单位在选择定值实验室时需要充分评估参加定值实验室的人员技术能力,不同实验室间的仪器设备差异;尤其是专家判定的形态学标准样品的主观性差异等因素也应予以考虑。所在实验室应涉及不同类型(大学、农林科学院、海关检疫实验室、农技推广中心等)、不同地点(昆虫分布地、非分布地所在实验室等)。

6结语

标准物质可以在分析测量领域、国内外贸易、环境保护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工农业生产领域、国防建设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标准物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发展也逐步趋于完善。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2)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和定义》(GB/T 15000.2-1994)中等同采用了ISO导则30中的定义,将标准样品定义为“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的和足够好确定特性的材料和物质,它用以对仪器的校准、对检测(分析)方法的评定和对材料的赋值”[6]。这里特别强调了均匀和特性,对应在昆虫领域就是保持物种特征的确定特征值。

随着标准样品的研制,其在实验室认可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17)中,广泛采用标准样品为证明实验室能力的依据,在方法确认、溯源性以及检测和校准的质量保证等条款中都提到了RM的问题,还提出提供RM的供应商合格评定的问题[7],目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根据ISO导则34.35,31等标准的要求,制定了CNAS-CL04等相关文件,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进行认可,并与国际接轨[8]。可以说,目前由于实验室认可需要的推广,在广泛从事定性检测工作的行业、实验室均对标准样品具有实用需求。以植物检疫领域为例,目前已研制或拟研制的标准样品仅占到检测目标对象的15%左右,昆虫作为植物检疫领域的重要组成,市场空间很大。

作为新兴领域,昆虫标准样品在我国尚处于摸索和启动阶段,找到市场需求点是关键。本文对昆虫领域标准样品流程进行了梳理,主要针对定值过程涉及的要素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推动我国昆虫领域标准样品快速发展。

7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样品工作导则2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及定义:GB/T 15000.2-19941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样品工作导则1在技术标准中陈述标准样品的一般规定:GB/T 15000.1-1994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3]边勇,赵晓丽,刘若思,等浅论植物检疫领域标准样品定值的几个要素J.植物检疫,2020(2):18-20.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GB/T 15000.3-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性类能力验证结果评价规范:RB/T186-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6]Reference materials.Selectedterms and definitions:PD ISO GUIDE 30-2015[S].London:BSI,2015.

[7]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管理体系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一般要求:ISO/IEC17025-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8]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4-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0210515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进行删除,谢谢!


作者:刘若思 边 勇 李建光 刘 辉 王巧丽 赵晓丽 王 强 乔彩霞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去分享
在线客服
小睿
0531-59845626 / 188 6661 5407
在线服务时间: 工作日 9:00-18:00